社区“新冠”阻击战

0

 

本刊记者 杜悦英

以记者—— 一个位于冀中的地级市普通社区居民—— 的视角,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 打乱了公众欢度传统春节的既有章程; 而连续出击的社区“ 新冠”阻击战,有力防控了疫情, 也在某种程度上积极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知情:社区疫情防控的自觉动力

记者所在的社区,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区。在2 0 1 9 年1 2 月底武汉市出现“不明原因的肺炎”在网络上形成第一波舆情时, 社区中一些青年居民即有所关注, 对家人邻里进行了相关提醒,部分人开始注意在医院、超市等场合佩戴口罩(但对口罩的种类没有做特别选择,也没有专门为此购买口罩的意识)。其后,在今年1月初,新冠肺炎“有限人传人”,疫情“可防可控”的结论公布后,除了因保定站和保定东站是京广线站点,有些需要进行铁路旅行的居民在选择列车车次时会留意规避途经武汉的车次之外,整体看来,社区中之前略微紧张的情绪开始变得平静,刚刚建立起来的一点疾病防控意识亦开始松懈。

其后,媒体上连续几日未提及有关信息,关注此事的社区居民推测认为,既然现有病例已隔离治疗,又无新增病例信息,那么情况大概与之前数日的几例鼠疫一样,事情已经过去了,没有必要再继续关注。

让社区居民防控神经重新绷紧的,是1月20日晚间,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的表态。他在央视新闻节目亮相,以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身份明确提到,新冠肺炎“人传人”,建议“武汉人不出来,外面人不进去”。铺天盖地的疫情和防控资讯,从这时起开始成为媒体主流。得知有关信息后,社区居民中约五成退掉了早已预定好的饭店家宴,将除夕团圆饭改为居家举行;约九成和亲友互相约定,春节期间电话或网络问候,不走访。

最充分调动起社区居民疫情防控意识和行为的,是1月25日, 河北省卫健委公布了保定市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确诊的消息。消息显示, 确诊病例是一位湖北籍、近期与武汉人员有密切接触史、常住保定市莲池区的人士, 在位于莲池区的一家三甲医院就诊。其后,有关部门又公布了其确诊前的行程轨迹。

社区居民根据综合信息判断, 第一例病例的居住地距离本社区仅约1公里。大家突然意识到,原本在“传说中的”新冠病毒不但已经来到这座城市,更来到自己社区附近。一些之前因为各种原因没有特别重视疫情信息及自我防护的居民,开始变得小心翼翼。以记者了解的信息,1月25日及以后,社区中没有家庭再外出到酒店聚餐。此外,由于普遍在节前采购了大量食材等年货,有较为丰富的生活物资储备,越来越多的社区居民开始主动足不出户。

管理:社区疫情防控的坚强保障

以记者的观感,1月25日,可视为本地社区疫情防控的一个标志性节点。以“内防输入,外防扩散”为核心的社区疫情防控,政府勇担职责、积极作为,一系列政令和举措快速、精准、有力,社区居民从自身做起,无条件、全方位配合政府工作。这个春节,众志成城战疫情是每个人的心声。社区居民自觉行动的背后,是管理部门严格的政令和落地有声的执行。

1月25日,保定市宣布全面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1月26日,《保定市莲池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应急指挥部公告(第1号)》发布,公告发布当日,社区工作人员即开始行动,入户登记人员信息, 逐一排查外来人员。排查到记者所在楼层时,已是晚上9点钟。相关部门对于疫情防控的要求之严, 执行力度之大,可见一斑。

其后,随着疫情整体防控态势的日益严峻,相关政令频出,管理愈加严格。1月25日—29日,保定市先后出现6例确诊病例。1月29日,记者所在社区开始封闭管理,严控外来进入者。据记者了解,对于部分没有物业的小区及开放式小区, 专门加派社区工作人员24小时轮班值守。

1月30日,保定市出现4例确诊病例。1月31日,保定市莲池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应急指挥部发布第2号公告,强化群防群控,严格排查1月15日以后从湖北、特别是武汉返回莲池区且未及时登记的人员, 对相关举报者实行举报奖励制度; 同时动员全民参与,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此外,从2月1日0时起, 保定城市公共交通线路暂停营运。

2月4日当天,保定市出现5例确诊病例。2月7日,保定市莲池区应对新冠疫情工作应急指挥部发布第3号公告,要求从当日上午9时起,各村、小区、楼院实行封闭管理,所有非本村(小区、楼院)的外来人员、车辆一律不准进入。每户家庭每两天可指派一名家庭成员凭《居民出入证》出门采购生活物资一次,并进行出入登记和体温测量,其他人员除生病就医、疫情防控外,不得外出。2月8日, 第4号、第5号公告又接连发布,提出严格落实有序复工的要求;各类商业门店,除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需求密切相关的超市(含商场中的超市)、果菜店、便利店、药店及承担防疫任务的经营单位外,一律暂缓营业;外地来保和外出返回保定者都要隔离观察,并提出具体要求。截至2月17日,除湖北省外, 前述举措已是针对新冠疫情国内最为严格的管控措施。不少居民认为,往日随性的出门逛街、散步等习惯,为了疫情防控,必须以严肃态度调整,代之以“非必要采购,坚决不出小区”。

持续高压的疫情阻击战中,最令社区居民牵挂的,是在党和政府的号召下,不顾个人安危,连日奋战在救治患者第一线的医务人员。2月2日,保定市首批两例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在河北省第一批治愈出院患者之列。截至2月17日,保定市新冠肺炎确诊32例,治愈出院总人数26人,治愈率在河北省名列前茅。更令人感动的是,许多医务人员主动请缨,千里驰援。1月26日,保定市第一批14位医务人员驰援武汉。2月17 日,第五批支援湖北医疗队20位医务人员踏上征程。党中央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全社会齐心协力共抗疫情的雄强伟力,让社区居民倍感抗击疫情必胜的信心。

物资:社区疫情防控的一项难题

除了病毒的感染性和致病程度,社区居民最为关注的问题是如何搞好自身防护。1月21日前后, 媒体普遍称,阻挡新冠病毒飞沫传染要注意佩戴N95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几天后,又有多位专家通过媒体向公众确认,日常防护佩戴普通一次性医用口罩即可),75% 酒精和几种含氯消毒液可杀灭新冠病毒。消息既出,记者所在社区周边药店所有品种的口罩和酒精迅速售空,并一直断货至今(2月17 日)。社区部分居民还存有少量前几年为应对雾霾天气购买的防尘口罩可暂解燃眉之急,更多居民在无“囤货”的焦急中,多次当面或电话询问药店工作人员口罩和酒精到货时间,回答是无法确定,生产商反馈的信息是,相关产品下线即直接被政府征用支援物资紧缺的疫情救治前线,他们自己都买不到。

防疫物资线下断货,线上亦然。记者在几大电商平台看到,1月21日以来,多个口罩、酒精、免洗消毒洗手液等物资的卖家或以“定时抢购”等方式限量供应,或捆绑搭配供应,有的是以高出平时若干倍的价格售卖, 有的是买家可下单但卖家只承诺30天甚至时间更久才能发货,有的卖家甚至直接下架了相关产品。一些社区居民找到号称有进货渠道的微商购买口罩, 但对方给出的价格明显比平时贵出多倍。最后真正买到货物的社区居民屈指可数,因为绝大多数微商的出货量也十分有限。

2月15日后,防疫物资方面的好消息开始出现。随着国家相关部门的积极调度及越来越多相关企业的复工复产,新增产能企业的不断加入,防疫物资断货这一难题正在逐步缓解。以记者为例,继1月22 日在某大型连锁商超现场采购了1 瓶84消毒液便再没有买到过任何防疫物资后,2月11日,记者终于收到在某电商平台限量购入的两盒75%酒精消毒棉片。

当然,从另一角度看,防护用品的有限,也从客观上使社区居民尽量减少了外出,部分避免了感染的可能。

改变:社区疫情防控的美好未来

社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每个人都是战士。春节期间,记者观察到,许多社区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思想理念因疫情发生了不少变化。可以预见, 疫情防控之外,这些变化还将带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很多人养成了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讲卫生的好习惯;学会了咳嗽、打喷嚏也要有的礼仪; 意识到提高免疫力的重要性,不再只靠外卖度日,更加注重规律起居、饮食搭配和合理运动;补习了人类应当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保护野生动物这一重要的生态伦理课程。此外,前所未有的春节假期时长,给了平时不停奔忙的职场人更多和家人相互陪伴的机会。而与外界暂时的相对隔绝,也给了很多人沉静自我的空间。

我们的社区“新冠”阻击战仍在继续,相信这场战争必定胜利。在抗击疫情成为主线的当前,社区以及其中的每一位居民,都在经历,感受,体悟,成长。

观察一个社区的细微面影, 共赴艰难时局的激昂战斗,勠力同心的中国人,正在造就着更好的中国。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