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铁行业全方位提升竞争力

0

 

本刊记者 蒋志颖

目前,我国仍处在工业化进程中,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大步迈进,不仅要满足14亿人的美好生活需要,还要有效地参与国际竞争。钢铁业是制造业的支柱型行业,建设世界钢铁强国,对于建设制造大国和强国具有重要意义。这就需要进一步打牢产业基础,千方百计推进钢铁行业结构性改革,提升制造水平,加快钢铁工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推动制造业到智造业的提升, 实现高质量发展。

“ 去产能” 的本质为“优产能”

“过去的5年,中国钢铁行业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为行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努力实现绿色化、智能化、国际化,行业综合竞争实力再上新台阶。” 2020年1月11 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2019年轮值会长、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高祥明在北京召开的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六届一次会员大会上表示。

2015年中国粗钢产能达到 11.28 亿吨,而粗钢产量只有 8.04 亿吨, 产能利用率71.3%。在全球钢铁产能过剩大背景下,中国钢铁工业诸多问题相互叠加、相互影响,企业经营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随着化解钢铁过剩产能工作的深入推进, 钢铁产需重归平衡,行业运行基本稳定,企业经济效益大幅回升, 2018年达到历史最好水平。中国钢铁去产能的成效,不仅使中国钢铁企业受益,也有效带动了世界钢铁工业的复苏。” 高祥明说。

“中国钢铁行业‘去产能’阶段性成效突出,不过化解钢铁产能过剩的任务仍然是重中之重。”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副研究员李红娟在接受《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记者采访时认为,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实施钢铁行业“去产能”政策,全国各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2016年以来,中国钢铁行业削减钢铁产能1.5亿吨以上,提前两年超额完成国务院提出的去产能上限目标,是全球削减钢铁产能的114%;安置钢铁工人达28万人, 超过美欧日各自钢铁就业总人数。在一系列国家相关政策引导下, 我国钢铁企业生产经营预期向好, 钢材价格合理回归,影响钢铁行业健康发展的“地条钢”得到有效治理,钢铁过剩产能政策效应显现。目前,中国钢材市场状况明显改善,粗钢产能利用率已回归80%以上合理区间,钢铁去产能进入结构性调整阶段。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吕铁认为,产能过剩问题在中国钢铁工业一直比较严重。虽然近几年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比较显著,但是从整个行业发展来看,产能过剩依然是今后需要长期关注与解决的问题。如果产能过剩问题不解决,就会进一步加剧企业间的竞争,进而带来较低的企业回报率。最终,导致市场环境进一步恶化,整个行业发展停滞不前。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兼总工程师、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节能协会副理事长李新创在接受《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十三五”以来,钢铁行业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领域,开启了时间最早、决心最大、措施最实、代价最大、成效最显著的去产能工作,提前两年超额完成了1.5亿吨的上限目标任务,依法出清了1.4亿吨“地条钢” 产能,有效净化了国内市场环境, 扭转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并为全球化解钢铁产能过剩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随着中国钢铁去产能工作的不断深入,产能利用率回归合理区间,行业效益明显提升, 2018年全钢铁行业效益更是达到历史最好水平。企业生产热情高涨, 粗钢产量连创新高,2019年粗钢产量达到9.96亿吨。同时,企业投资意愿明显增强,2019年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远高于制造业3.1%的投资增速。2019年我国钢铁行业继续保持平稳运行,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员企业全年实现销售收入4.27万亿元,同比增长10.1%。

“对于钢铁产业发展长期有一种偏见,就是更多关注‘量’的增长,把‘去产能’作为重点。其实,最早提出钢铁产量调整的工业化国家,他们不是简单地‘去产能’而是‘优产能’。可以看到, 尽管也经历了产能调整,英国、日本等工业化国家的‘人口吨钢比’ 基本保持在一个相当水平,变化不大。”中央政策研究室经济局原巡视员兼副局长白津夫说。

据白津夫研究分析,现在钢铁产能出现总量过剩有多方面原因, 除了产业需求层面,社会需求层面也存在如何扩大社会应用,以用代储,提高钢铁社会积蓄量的问题。加大全社会用钢量,既可成为化解产能过剩的重要举措,也可作为战略资源储备的重要路径。他表示, 由于各部门没有协调一致,钢铁的社会应用水平不高,应当加快提高社会用钢量和应用水平,提高钢铁社会积蓄量。

兼并重组是为做大做优做强

近年来,中国钢铁行业兼并重组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宝武重组,打造了中国的世界级“钢铁航母”,宝武与马钢、重钢重组,基本完成在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的布局,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钢铁企业之一。建龙集团先后重组山西海鑫、北满特钢、阿城钢铁、西林钢铁、包钢万腾、宁夏申银,规模扩大、布局优化、企业竞争力和行业地位进一步提高。德龙集团通过司法重整方式重组渤海钢铁,合并产能达到3000万吨,一举进入行业第一梯队。中信特钢重组青岛特钢,构建了全球最大的专业化特钢龙头企业集团。沙钢成功重组东北特钢,抢占技术制高点,普钢变“特”。兼并重组作为中国钢铁企业战略性选择,在应对钢铁产能过剩、推进钢铁产业发展和优化布局调整方面具有驱动引领作用。

在李新创看来,兼并重组是提高产业集中度、营造有序市场环境、企业做大做优做强的重要方式。工信部《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 2 0 1 6 – 2 0 2 0 年)》提出“十三五”期间前10家钢铁企业产业集中度由之前的34%左右提高到60%。同期,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钢铁产业兼并重组处置僵尸企业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25年中国将打造8000万吨级的钢铁集团3至4家,4000万吨级的钢铁集团6至8家,以及一批特色钢铁企业,钢铁产业前十大企业产能集中度将达60%至70%。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钢铁企业经营效益和市场信心逐渐回升,为新一轮兼并重组奠定了基础。

李新创介绍,我国钢铁产业兼并重组具有四个特点:

一是央企兼并重组地方企业。2019年,央企中国宝武重组地方国企马钢,具有典型的示范意义。首先,有利于促进行业有序发展。重组后,中国宝武布局结构进一步优化,大幅提高长江流域市场掌控力,塑造有序的区域市场秩序,有利于引领全行业有序发展。其次, 有利于促进专业化发展,对于协调相关钢铁产品的市场策略、产线分工和专业化生产作用巨大。再次, 有利于集中力量创新发展。通过研发、人才资源整合,资源配置效率有效提升,中国宝武将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将显著增强中国钢铁产业创新发展动力。最后,也有利于提升国际竞争力。中国宝武重组马钢后,将加快实现其建成全球钢铁业引领者的愿景,促进形成钢铁行业世界级技术创新、产业投资和资本运营平台。2019年,中国宝武兼并马钢后,其粗钢总产量达9547万吨,已超过整个美国的粗钢生产规模8790万吨,稍低于日本粗钢产量9930万吨,成为具有竞争力的世界最大的钢铁旗舰企业。

二是民营企业重组地方国企。德龙钢铁重组天津渤海钢铁集团、沙钢重组东北特钢等都是民营企业重组国企,不仅注入了民营企业管理理念,以灵活的机制和自身资源等,对管理、技术、采购、经营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而且通过完善体制机制,开展实质性整合,提高重组效率、释放积极示范效应,在达到规模效益的同时,实现重组企业协同发展、资源共享。2019年2月德龙钢铁重组天津渤海钢铁集团成立新天钢,截至2019年底,新天钢公司产值同比增长72.7%,实现税收9.8亿元、利润1亿元,混改企业职工收入增长16%,已实现扭亏为盈。而渤钢集团重整前的钢铁业务总负债约2000亿元。

三是区域间的整合重组。2018 年,山东省出台《关于加快七大高耗能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要求严控钢铁总产能,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将目前分散在12 个市的钢铁企业和钢铁产能,逐步向日—临沿海先进钢铁制造产业基地和莱—泰内陆精品钢生产基地转移,到2025年,传输通道城市和胶济铁路沿线地区的钢铁产能应退尽退,沿海地区钢铁产能占比提升到70%以上。唐山市作为中国钢铁产能最集中的区域,其产能占河北省的55%,占全国的13%。2018年6月,唐山市印发《唐山市推进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2018 年-2020年)》,方案将推进钢铁产业向沿海聚集、向铁路沿线集中布局调整。有序推进城市建成区、生态红线控制区钢铁企业和非沿海沿铁路钢铁企业向沿海临港地区转移;加速唐钢等11家企业整合重组搬迁改造,钢铁产能将集中在东南沿海(乐亭、曹妃甸)、东部(滦县古冶)、东北(迁安)、西北(迁西、遵化)等四大片区中。目前上述工作都在按计划推动中。

四是国际产能合作。“一带一路”倡议发布实施以来,中国钢铁企业积极践行倡议内容,推动优质优势钢铁产能国际合作,国际化向纵深推进,实现更高水平的开放。河钢成功收购塞尔维亚斯梅代雷沃钢铁厂,青山集团印尼镍铁项目、广西盛隆冶金马中关丹工业园350 万吨联合钢铁项目、德龙镍业印尼镍铁不锈钢项目、敬业集团收购英国钢铁公司等海外钢铁项目进展顺利。有效满足了项目所在国、所在区域的市场需求,提高了合作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化水平,也实现了企业自身的转型升级,大幅提升了企业的国际化程度。

另外,李新创也指出,目前钢铁企业重组依然存在“规模情结” “重重组、轻整合”等问题,要特别注重“高质量”重组。

一是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尊重钢铁行业发展规律,全国一盘棋、统筹稳步推进。特别是河北、江苏等钢铁企业大省,如何统筹考虑央企、地方国企、民营钢铁企业等不同所有制之间的重组;此外,结合当前北方钢铁产能加速南下,进行新的产业布局再优化再平衡,将优势产能集中到优势企业的方式实现重组,从而提高行业发展均衡和协调。

二是大力推进专业化整合,发挥协同作用。从单一化的扩大规模变成“扩大规模+提高质量”,从一般性的兼并重组变成“专业化重组+ 整合提升”。钢企重组须做好“整合、协同、创新”,扎实做好整合融合工作,充分发挥重组后各类资源的有效配置作用。更重要的是, 改革体制机制,优化商业模式,创新管理方式,激励干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这对于是否能够实现高质量重组意义重大。

如何看待钢铁行业的兼并重组?北京科技大学副教授、北京科技大学炼钢研究所原所长许中波告诉《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记者, “企业效益不好的时候才能重组。中国钢铁重组的历史比较长,存在不少计划经济思维。过去只是为了把本地钢铁工业做大,就把几家企业随便合并,‘拉郎配’式重组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近几年的重组是‘自愿结合’,优胜劣汰,效果比较明显。通过一系列重组,合理优化资源,提高单个企业的效益,也使企业更有竞争力。未来,钢铁行业的重组还会继续往下走。”

许中波也指出,中国钢铁工业最大的问题,一是布局不合理,二是环保水平低。企业的优化重组将有助于这些问题的解决。

李红娟认为,未来随着钢铁行业兼并重组持续推进,淘汰落后产能、加快僵尸企业出清工作会加强力度。

一是宏观层面加强总体规划布局,坚持创新驱动战略,转变发展方式,改革重点由总量控制转向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推动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是中观层面加强政策协同效用,拓展钢铁行业的产业链,以智能化为载体深化产业链合作,加强高端产品供给,加快新业态发展。

三是微观层面企业加强技术研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强企业市场核心竞争力。

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钢铁企业在深入推进重组过程中,应避免“重规模、重重组”“轻布局、轻整合”问题。尽管追求“高、大、优”是钢铁企业发展的趋势, 但是要尊重市场规律和选择适合钢铁行业的发展路径,在“整合、协同、创新”的基础上,推进钢铁行业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发展新商业模式和产业业态、完善激励机制, 建设一流的国际企业。

从全球钢铁产业发展规律、企业并购重组周期和市场发展需求看,推进我国钢铁企业兼并重组、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世界钢铁旗舰企业、建设钢铁强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推动钢铁行业龙头企业实施跨行业、跨区域、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有助于形成若干家世界一流超大型钢铁企业集团和专业化的优质企业。从资本运营的角度来看, 通过资本强强联合,整合研发优势、技术优势、成本优势和行业领先服务优势,通过钢铁行业产业链上采购、销售、产品研发、技术创新、企业文化等方面的有效整合, 充分发挥钢铁产业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实现一体化运营,将进一步增强钢铁企业持续盈利能力,提高国际竞争水平。

以科技创新增强综合竞争实力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新的历史性论断,“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也是新时代钢铁工业发展的前进方向。

“5年来,中国钢铁行业围绕国民经济发展大局,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科技创新亮点不断,有力推进了钢铁工业转型升级和竞争力提升。” 高祥明说。

据了解,中国钢铁行业目前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0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4个,国家工程实验室5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4个。2020年初国家发改委公布的2019年全国1563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评价结果中,钢铁企业有7家评价为优秀。通过多年的持续科技创新,中国钢铁行业实现了以百万千瓦级核电用钢、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用钢等为代表的高端装备用钢的产业化。

中国钢铁产业发展具有广阔空间。在白津夫看来,我国钢铁行业现在的整体状况,“既有结构性问题,也有市场性问题,既存在规模不经济,也存在创新不给力的问题”。

所谓结构性问题,突出表现在产能总量过剩与高端产品不足矛盾突出,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的品种供给不足,这是一个长期制约钢铁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也是结构优化的重点所在。

所谓市场性问题,就是高端产品有需求无市场,难以形成规模效益;而低端产品市场需求旺,形成负向拉动效应。这与产业总体发展水平相关,同时也具有周期性特点,特别是与房地产业快速发展周期相叠加。

所谓规模不经济,就是产业集中度和专业化程度不高,不利于产业优势发挥和长期发展。我国钢铁产业经过几轮结构性调整,遍地开花的情况有所改变,特别是央企的大力度整合,其规模性有所体现, 但经济性还有待提高。

所谓创新不给力,就是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水平比较低,对于提高产业竞争力和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有限。

因此,白津夫认为,这应当成为全面推进钢铁产业科技创新、转型升级的战略重点。

李红娟也表示,我国钢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高,部分关键核心技术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钢铁行业在科研项目管理体制、知识产权保护、科研成果转化机制方面存在较多短板和痛点。产业链中低端产品较多, 高端产品供给不足,产品附加值不高,技术创新能力不平衡,关键性技术攻关有待尽快解决,技术创新体系不健全。钢铁工业的高水平创新人才仍显不足,评价机制不合理,管理制度不能适应创新要求, 激励机制不健全。

“未来,以调整布局、转变方向、技术创新三个方面为突破口, 进行钢铁行业的转型升级。”李红娟表示,从地理区位上重点在沿海沿江和物流发达地区布局,从产能结构上向大而优和高端产品集中。钢铁产业的发展方向朝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精品化、国际化转变。为此需要把钢铁去产能与行业转型升级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持续推进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化解钢铁行业过剩产能,加大自主创新研发的力度,提升钢铁行业产品质量、优化钢铁产业布局、提高产品集中度、加快钢铁行业从低附加值产品到高附加值产品的转型发展。

白津夫认为,新兴产业是新旧动能转换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 是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钢铁企业转型发展,要依托资源优势和特点进行多元开发。比如,工业旅游是西方国家“锈带革命”的路径之一,也是培育新增长点的可行之策。我国在这方面也有一些好的案例,例如首钢旧址, 开展工业旅游、打造工厂文化新空间,并且正在结合冬奥会,改造成为冰上运动基地等。另一方面,还要利用钢铁资源优势进行深度开发,把钢铁文化产品化、艺术化。国外就有钢铁基地城市,利用钢铁打造钢架桥梁博物园,在这方面值得我们有条件的钢铁之都学习借鉴。应当说,这方面我们有很大的空间,需要进一步挖掘。种种情况表明,我们在钢铁产业开发应用上思路还没有真正打开。

智能、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

近年来,我国钢铁行业发展从“制造”向“智造”转型,信息化智能化在生产制造、企业管理、物流配送、产品销售等方面的效用日益凸显。中国宝武集团近年来致力建设高质量的钢铁生态圈,打造“ 智慧制造+ 智慧服务” , 通过建立大制造、大交易、大物流、大原料、大金融、大数据、大技术、大园区这八大业务体系,以及具备智慧制造和智慧服务功能的两大平台,构建新材料产业、资源与环境业、产业园区业、产业金融业、智慧服务业“一基五元”的产业组合体系。

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德荣表示,产业生态圈强调的是强化彼此间的联动性、共赢性和整体发展的持续性, 具有自我循环、公开透明、协同效率高等特点。

“宝武在做智慧制造过程中最基本的经验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从自动化、信息化做起,打好整个智慧制造基础。在移动互联网已经普及的今天,如果不依靠智慧制造的当今最前沿技术,钢铁行业很难改变在人们心目中烟熏火燎、傻大黑粗的形象。”陈德荣说,“满脸油污、汗流浃背已经不是中国钢铁工人的形象,通过智慧制造可以解决整个制造过程中传统的问题。这些问题不可能只依靠人来解决,也不能靠个别地方、单工序的智能化来解决,它须依靠全产业链全工序的系统性思维。”

李新创认为,智能制造代表着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方向, 正在推动传统生产方式、组织形式发生系统性、整体性变革,为产业转型升级和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和可能。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是新时代中国钢铁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主题,必须把握变革的趋势和时间窗口,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落实两化深度融合,推动钢铁工业智能升级,实现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

为此,要分阶段、有重点、有序开展智能制造升级。

一是实现钢铁制造过程智能化。继续建设钢铁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加快人机智能交互、工业机器人、智能物流管理等技术和装备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促进钢铁制造工艺的仿真优化、数字化控制、状态信息实时监测和自适应控制。

二是推进企业决策智能化。钢铁智能制造的核心是对信息资源的有效开发和高效利用,目标是提高资源的全局利用效率,其重点在于决策的智能化。为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钢铁企业应采用系统优化的思想,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单部门局部优化与多部门一体化全局优化的平衡。

三是推进大数据集成应用。通过健全钢铁工业信息化基础设施, 整合钢铁行业数据资源,突破钢铁行业大数据核心技术,提升钢铁大数据分析应用能力,提高数据安全保障能力,培养复合型大数据人才,组织实施制造业大数据创新应用试点,以推动制造模式变革和钢铁行业的转型升级。

四是推进产业协同应用。可借助区块链技术,结合物联网和工业互联网技术应用,有效整合制造商、供应商、销售商、物流服务提供商和客户资源,以信息流、技术流、资金流、物资流引导带动产业链上的资源优化配置,建立起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开放型钢铁产业生态体系。

李红娟认为,我国钢铁行业推进智能化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亟需解决。主要包括技术创新供给不足、关键智能设备自主研发缺乏、智能化建设体系基础薄弱等。

她表示,在钢铁行业发展智能制造需要着力从以下方面推进:

一是加快国家智能制造创新能力建设。加快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建立大数据平台,进行资源整合与协同创新,实现跨工序的协调和互动,解决关键技术和关键部分零件设备制造瓶颈。

二是对标国际一流钢铁企业和钢铁行业标准,加快钢铁行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和发展钢铁行业服务智能化。通过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手段,实现从用户需求到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全流程的信息集成。

三是钢铁企业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手段,结合本土企业的特点,研发适合我国企业的软硬件技术,达到智能制造的创新。

四是加快钢铁行业人才体系建设。加大钢铁产业智能制造人才培养力度,加快复合型人才和跨学科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完善人才激励评价体系,吸引更多国内外尖端科技人才加入到钢铁行业信息化建设发展中。

“在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国标准化工作改革持续深入,为钢铁产品质量的保障和提升,为钢铁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李新创说,标准具有约束保障作用,在节能、节水、环保、质量、安全、技术等方面强制性标准和被相关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引用的标准,为钢铁行业发展划清了底线, 规范了行业发展和竞争秩序,保证了良性、可持续的市场竞争环境, 也为依法行政、精准施策提供了全方位的技术支撑。如化解钢铁过剩产能和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就是通过综合标准门槛,实现了市场化、法治化、制度化的钢铁产能退出工作;能耗限额、水耗限额、污染物排放限额、排污许可技术规范、绿色工厂评价以及正在研究的碳排放等标准,为行业明确了硬性要求, 进一步为排污许可证制度、绿色制造体系、绿色发展提供了支撑保障,加快推动行业优胜劣汰。

在国家深化标准化改革的背景下,还涌现出一批创新的市场化标准,在产品质量提升、发展质量提升、促进技术创新、迈向国际化等方面,为行业树立标杆、指明方向,更多地发挥了标准的引领提升作用。如特殊钢行业的工模具钢领域,由行业自发组织制定了工模具钢行业规范条件标准,行业自行实施规范企业评价等工作,通过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加强了行业自律, 促进了行业的良性竞争,提升了行业的竞争层次;黄石市、戴南镇等地分别针对地方特色的钢铁产业集群,通过标准化的手段,支撑和引领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了规划落地;以沙钢的超薄带、太钢的手撕钢等为代表的钢铁新产品,均制定发布了团体标准,充分发挥团体标准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和创新需要的优势,加快推进新产品新技术的产业化与推广应用,适应了未来高端制造业对钢铁材料发展要求。《钢铁高质量发展标准引领行动》正在实施,将通过全球领先标准的制定、发布、宣贯,为行业树立标杆和典范,进一步彰显中国钢铁行业的社会贡献,助力中国钢铁赢得国际尊重和认可。

2019年中央经济会议指出,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2019年4月发布的《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底前,重点区域钢铁企业力争60%左右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目前,河北、江苏等钢铁大省已经陆续发布当地超低排放改造实施意见,将全面实现超低排放改造。提升钢铁行业绿色发展水平,需通过提高环保投入、创建示范工程、建立长效机制等软硬性水平来保障。

“中国钢铁行业体量大,企业数量多,工艺流程、原料和产品结构差异大,排放机理复杂等,钢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颗粒物、SO2、NOx排放量位于全国工业首位,碳排放占全国15%左右。钢铁企业绿色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落后企业吨钢排放量可达到先进企业的十倍。”李新创表示。

他认为,以智能制造和绿色发展为重点抓手,以标准化为保障, 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布局优化、兼并重组等工作,形成高质量的供给体系,满足高质量的需求, 达到高质量的资源配置,推动高质量的循环经济,实现高质量的综合效益,中国钢铁将建成结构优化、布局合理、技术先进、服务配套、环境友好、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钢铁工业体系,引领世界。

“全球范围内,无论从产品自主供给能力、技术装备水平、钢材进出口优势,还是从人员素质、设计咨询教育等支持体系来看,中国钢铁工业综合实力已处在世界一流方阵,是可以率先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先进行列的产业之一。根据制造强国战略目标,结合本行业发展规律,初步判断到2025年中国将迈入世界钢铁强国。”李新创说。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