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在教育和娱乐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 随着技术的发展,智能家居设备正在改变家庭生活方式。
  • 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运动科技和穿戴设备市场正在快速增长。
  • 环境可持续性成为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
  •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可持续消费成为新的消费趋势。
  • 智能家居技术正在使家庭生活更加便捷和个性化。
  • 智能家居设备的发展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 随着疫苗接种的推进,全球经济逐步走向复苏。
  •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引起了全球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
  • 随着5G技术的普及,物联网设备的应用正在迅速扩展。
  • 全球健康危机促使各国加强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和改革。
  • 随着全球健康危机的持续,公共卫生体系的完善成为紧迫议题。
  • 在线健身和虚拟健身课程在疫情期间迅速流行。
  • 大数据和机器学习在商业决策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成熟,其在金融行业之外的应用逐渐增多。
  • 数字化转型在疫情后变得至关重要,企业纷纷加速其进程。
  • 生物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为治疗复杂疾病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 随着5G网络的部署,智能城市的概念正在逐步变为现实。
  • 全球健康危机加速了医疗保健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 智能家居设备的发展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 人工智能在医疗、金融和制造业等多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 社交媒体对年轻一代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引发对其影响的广泛讨论。
  • 随着太空探索的进展,商业航天领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 随着5G技术的普及,智能家居和智慧城市的建设步伐加快。
  • 网络安全威胁不断增加,个人和企业都在加强数据保护措施。
  • 制造业转型升级仍是当前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键

    制造业转型升级仍是当前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键

    0

     

    杨建龙

    在全球第四轮产业转移趋势日益明显的背景下,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的冲击仍在发展中,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态势,进一步加大了冲击力度。中国处于全球制造业价值链的中心位置,正成为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扩散风险冲击的聚焦点和抗“疫”成败的关键。

    大致来看,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总体呈现出以中美两国为核心的“双核心”格局,一是以中国为核心,包括墨西哥、印度、越南等国,依靠要素优势、规模经济和国内市场的支撑,以及产业配套体系的快速完善,形成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的“生产中心”; 一是以美国为核心,包括德国、日本等国,基于核心技术持续创新升级及不断强化的技术垄断力量,掌控全球产业的超额收益, 形成“技术和利益中心”。相比之下,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价值链的生产中心,与世界各国制造业价值链的融合程度最为广泛和紧密,影响力也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

    不过,中国制造业的这一地位也使中国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充分地暴露在各种全球性风险的冲击之下。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传播带来的冲击,正在通过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以多种方式向中国传导,中国制造业正成为疫情全球扩散冲击的聚焦点。

    从当前疫情发展的态势看, 欧洲1 5 国, 亚洲的韩国、日本和新加坡, 以及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疫情严重国家, 几乎覆盖了全球所有的制造业大国, 覆盖了全球价值链结构中与中国存在紧密关系的绝大多数国家。2 0 1 8 年, 中国与这些国家总体占到全球制造业总产出的7 0 % , 总增加值的7 1 % , 总出口的6 6 % 和总进口的5 8 % 以上。这些疫情严重的国家, 是中国5 4 % 的制造业产品出口目的地。包含在这部分出口产品中的增加值, 占到中国制造业全部增加值的30%左右,占到全部GDP的8%左右。

    不仅如此,中国制造业通过日益紧密的中间产品贸易联系, 与世界各国,特别是日韩、美国和欧洲各国,建立了垂直分工为主的十分紧密的价值链嵌套联系和相互依赖。2 0 1 8 年, 中国从这些国家进口的制造业产品中, 70%以上是中间产品,占中国全部制造业中间产品进口的64%, 不仅数量很大,而且可替代性较差。如中国从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进口的关键设备、核心零部件和关键原材料等,这部分进口产品的影响远高于其他进口中间品。

    2 0 2 0 年中国经济稳增长的压力是空前巨大的。2 0 1 8 年, 中国固定资本形成价值中,制造业产品的价值约占32%。据此倒推,要想通过加大国内投资,弥补制造业出口受到的冲击,需要增大的投资规模应该是8 – 1 2 万亿。在保持2 0 1 9 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基础上,需要至少保证约10%左右的增速,来对冲制造业出口所受冲击的负面影响。如果考虑疫情对制造业其他方面和其他行业的综合影响,这一增速可能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所以,需要考虑在当前“稳增长”的政策实施中,适当突出“防风险,渡难关”,不仅为全年经济增速预留更大的空间, 也有助于将全社会的注意力聚焦在对各种可能风险的严密防范上。另外, 在多重风险因素冲击下, 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价值链的主体生产平台, 处于整个冲击压力最为聚焦的位置。为了与中国制造业这一特殊发展阶段的需求相呼应, 当前在加快推出稳增长政策的同时, 更应该始终把稳制造业创新升级的主线, 集中资源和力量, 从产业链短板环节的补缺和提升入手,尽快打通全产业链条,防范规避断链风险,切切实实地将稳增长政策落实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中长期战略上。

    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研究员

    Visits: 3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