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的特点、重点和亮点

0

 

刘应杰

今年的全国“两会”非同寻常,是在一个特殊时间召开的特殊会议,采取了许多特殊举措,取得了特殊效果,必将对我国的发展产生特殊影响。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具有许多不同以往的特点、重点和亮点。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特点

今年的全国“两会”是在我国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全球疫情持续蔓延的特殊情况下召开的。5月2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 比过去3月5日开幕晚了两个半月; 到5月28日闭幕,会期压缩到一周时间。为了防疫需要,会议期间采取全封闭管理,参会人员戴口罩,记者会以视频方式举行,这些都是前所未有的举措。大会除了通过《政府工作报告》等报告以外,还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这些都具有重大意义。

由于今年全国“两会”的特殊性,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有很大不同。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一是《政府工作报告》的篇幅大大压缩。往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一般在2万字左右,今年的报告只有1 万字,李克强总理的报告时间不到1 个小时。篇幅压缩以后,内容更加精练,简明扼要,突出重点。二是特别总结和部署了疫情防控工作。充分肯定了我国疫情防控所做的艰苦卓绝的工作,取得的重大战略性成果。三是报告采取“拉条子”方式分为八个部分。简要总结了去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六个方面的标志性成就,提出了今年我国发展的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任务,部署了六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四是没有提出今年经济增速的具体目标。这是一种实事求是的做法,主要是因为全球疫情和经济形势具有很大不确定性,我国发展面临一些难以预料的影响因素。而从其他宏观调控指标来看,今年我国经济发展还要实现一定幅度的正增长。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最大特点,就是有效应对前所未有的疫情冲击,稳住经济发展基本盘,兜住民生底线。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成为影响我国发展的最大变数。因此要把握常态化疫情防控这个大前提,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报告回答了对于中国经济走势怎么看、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怎么定、宏观政策怎么办、需要出台哪些重大措施、完成哪些重要任务等国内外广泛关注的重大问题。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重点

《政府工作报告》深刻分析了我国发展面临的复杂严峻形势。受全球疫情冲击,国内外风险挑战前所未有,世界经济严重衰退,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受阻,国际贸易投资萎缩,大宗商品市场动荡;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消费、投资、出口下滑,就业压力显著增加,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困难凸显,金融等领域风险有所积聚,基层财政收支矛盾加剧。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今年工作的总体思路。主要是: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加大“六稳”工作力度,抓好“六保”工作任务,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今年要优先稳就业保民生,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6%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5%左右;进出口促稳提质,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重大金融风险有效防控;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努力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今年的宏观政策取向。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和就业优先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今年赤字率按3.6%以上安排,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1万亿元。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就业优先政策要全面强化。

《政府工作报告》突出部署了几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第一,宏观调控重点突出“六稳”“六保”。这两年党中央、国务院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提出要做好“六稳” 工作,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目的就是要稳定经济发展大局,实现稳中求进。今年在“六稳”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六保”任务,即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这主要是为应对疫情冲击,突出重点,精准施策, 保住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正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的,“六保” 是今年“六稳”工作的着力点,守住“六保”底线,就能稳住经济基本盘;以保促稳、稳中求进,就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

第二,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在当前全球疫情蔓延、世界经济严重衰退、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的情况下,我们要立足于办好自己的事情,把中国发展的基点建立在扩大内需的基础之上。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优势多、回旋余地大,拥有完备的产业体系、发达的基础设施、丰富的人力人才资源和快速成长的大市场,正处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阶段,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我们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提振消费与扩大投资有效结合,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近年来我国消费快速发展,去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40万亿元,服务消费已占到整个消费近“半壁江山”,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7.8%。但投资增速出现下降,去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56万亿元, 增长只有5.1%,为近年来新低,投资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一个关键因素。今年要采取一系列新的措施, 推动消费回升,扩大有效投资,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落实区域发展战略,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第三,依靠改革开放创新增强发展新动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用改革开放办法, 稳就业、保民生、促消费,拉动市场、稳定增长,走出一条有效应对冲击、实现良性循环的新路子。今年“两会”之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两个有关改革的重要文件,一是《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 二是《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对深入推进经济体制关键性基础性重大改革作出全面部署。《政府工作报告》贯彻了这些改革精神,提出今年改革开放一系列新的举措。在改革方面,要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提升国资国企改革成效,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在开放方面,要促进外贸基本稳定, 积极利用外资,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在创新方面,要推动制造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特别是要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推进智能制造,全面推进“互联网+”,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

第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今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指标,是今年必须完成的硬任务。我国去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109万,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6%,年末农村贫困人口还有551万人。剩余脱贫攻坚任务艰巨, 巩固脱贫成果难度很大。今年要加大剩余贫困县和贫困村攻坚力度,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同时要接续推进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全力让脱贫群众迈向富裕。

第五,切实兜牢民生底线。今年“六保”最重要的是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通过稳就业促增收保民生,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基本医疗服务水平,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加大基本民生保障力度。今年继续提高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退休人员养老金,开展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试点,切实保障所有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亮点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许多重大政策措施中,有几个引起大家高度关注的突出亮点:

实施一揽子规模性政策。特殊时期要有特殊政策、特殊举措。今年为应对重大突发疫情对经济发展造成的严重冲击,《政府工作报告》推出一揽子规模性政策,主要包括:一是新增财政赤字规模1万亿元,发行抗疫特别国债1万亿元,共2万亿元全部转给地方,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二是加大减税降费力度,今年继续执行下调增值税税率和企业养老保险费率等政策,新增减税降费约5000亿元,加上其他各方面减税降费政策措施,全年为企业新增减负超过2.5万亿元。三是今年安排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75万亿元,比去年增加1.6万亿元, 还有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6000亿元, 全部用于项目建设。这些规模性政策,着眼于“放水养鱼”,不搞“大水漫灌”,主要用于为企业纾困和激发市场活力,目的是有效扩大内需, 稳就业、保民生、促消费、扩投资,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

加强“两新一重”建设。“两新一重”是今年报告的一个新提法,主要是指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这些方面建设,既利当前,有利于增投资、促消费;又惠长远,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增强发展后劲。在“新基建”方面,要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 应用,建设充电桩,推广新能源汽车,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在新型城镇化方面,大力提升县城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加快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步伐,今年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9万个,支持加装电梯、发展用餐、保洁等多样化社区服务。在重大工程建设方面, 加强公路、铁路、机场、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增加国家铁路建设资本金1000亿元。

支持发展灵活就业和流动商贩。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均年可支配收入3万元,其中有6亿中低收入人群平均月收入只有1000 元。今年疫情对广大商户和群众就业造成严重影响,高校毕业生达到874 万人,而目前我国的零工经济、灵活就业就有数亿人,解决了许多家庭的生计问题。地摊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城市的生机。报告提出,今年要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支持发展灵活就业,放开发展露天市场,合理设定流动摊贩经营场所。还要适应经济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推进职业教育大改革大发展, 今明两年要实现职业技能培训3500万人次以上、高职院校扩招200万人。这些大政策,既可以缓解就业压力, 又能够大幅提高劳动者技能,推动我国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还强调,今年要编制好“十四五”规划,为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擘画蓝图。

作者系国务院研究室专题调研组组长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