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深度工业化战略促进“双循环”的思考与建议

0

 

盛朝迅

制造业是立国之基。一个强大的制造业也是构建国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促进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没有强大的制造业, “双循环”也就无从谈起。为此, 建议加快实施深度工业化战略,提高供给质量,夯实制造强国的根基,增强产业链稳定性和竞争力, 增强我国主导国内大循环、提升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能力。

实施深度工业化战略的重大意义

(一)实施深度工业化战略是避免过早“去工业化”的有力之举

当前,我国产业发展出现过早“去工业化”的现象需要高度重视。其一,发达国家一般在人均GDP1.6 万美元、人均制造业增加值5000美元左右(按2010年不变价计算,下同) 开始“去工业化”,而我国在人均GDP4300美元、人均制造业增加值2500美元左右就开始“去工业化”, 呈现明显的过早“去工业化”的特征。其二,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快速下降,2012-2016年年均下降幅度超过1.3个百分点,近三年制造业就业人数平均每年下降400万人以上,呈现快速“去工业化”特征。其三,在我国未建成制造强国之前,制造业已进入高成本时代,企业利润下滑,再投资意愿低迷,叠加中美经贸摩擦影响,部分企业出现外迁现象,影响我国产业链整体安全。

此外,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虚高”,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国际竞争力不强,难以承担支撑产业迈向中高端的重任。在工业化任务尚未完成且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情况下过早、快速地“去工业化”,既会抑制经济增长和生产率提升,也会阻碍现代服务业发展, 不利于新型城镇化和农业劳动力转移,影响国内大循环的畅通和国际大循环中地位的提升。

应该看到,在今后较长一个时期,以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体的工业依然是支撑中国经济实现持续稳定中高速增长的重要动力。为避免过早“去工业化”风险,必须消除传统理论和思想的误区,重新审视工业化的重要性,实施深度工业化战略。

(二)实施深度工业化战略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我国国土空间广阔,制造业发展回旋余地大,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也很突出。既有处于工业化后期或后工业化时期的上海、广东、浙江、江苏等沿海发达地区, 也有经济基础较为薄弱、仍处于工业化中期甚至初期的广大中西部地区。当前,随着交通条件改善和国家区域战略的实施,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正在加快重塑,一些内陆城市比较优势正在释放,发展明显加快,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实施深度工业化战略,在中西部地区开启“新工业基地建设”行动计划,努力打造一批先进制造业基地,对于推动内陆地区工业化进程,解决区域发展不协调、不平衡问题,促进区域要素自由有序循环流动,提高资源空间配置效率,建设和谐稳定边疆,实现东中西各区域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和深远的作用。

(三)实施深度工业化战略是清晰展现我国制造业发展阶段任务目标的战略要求

我国过去的工业化是以数量扩张为主的浅层次工业化,主要体现为“三为主、三不足”:一是产业发展以数量扩张为主, 质量提升不足;二是产业结构以劳动密集型、重化工型产业为主,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不足,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仅为13.5%;三是产品技术含量以初级加工和简单加工为主,精深加工和复杂加工不足, 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具有大量进口中间产品,出口加工组装产品特征,进口中间产品所占比重比美国、日本、韩国分别高20.7、20.8 和7.7个百分点,出口最终产品所占比重比美国、日本、韩国分别高28.9、15.3和17.6个百分点。迫切需要通过实施深度工业化战略,推动我国工业化向高级阶段迈进, 实现由简单加工到复杂制造,由劳动密集型、资源利用型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转变。

实施深度工业化战略的总体构想

适应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和高质量发展的需要,结合我国产业发展阶段、比较优势和未来升级方向, 立足长远,统筹全局,我国必须旗帜鲜明地提出深度工业化战略,着力提升制造业发展质量、层次和核心竞争力,充分释放工业化红利, 带动国家城镇化和现代化建设目标早日实现。

(一)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发挥我国制造业门类齐全、体系完整、规模庞大和发展空间广阔等优势,着力营造有利于要素优化配置和领军企业成长的制度环境, 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促进先进技术深度应用、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全面提高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利润率和竞争力,打造若干世界级产业集群和工业冠军企业,提高产业全球话语权、定价权和产品国内增值率,巩固和提高我国在全球制造业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实现制造业由大到强的转变。

(二)战略重点

深度工业化战略必须立足中国国情、发展阶段和比较优势, 体现国家战略需求,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

一是补齐短板。瞄准我国与世界制造强国的主要短板领域,如材料、工艺、软件、数据库、核心零部件等,加大持续支持力度,积累试验数据,努力做精做细,提升制造能力和产品质量,努力在世界制造业高端领域占据领导权。

二是构建体系。围绕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的群体性突破目标, 加快完善政产学研金介用等多方参与的产业创新体系,培育一批新型研发机构,促进技术支持政策与市场支持政策衔接,构建良好创新生态,贯通从创意到产品的完整创新链条。

三是实现协同。围绕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和关键控制力的提升,加快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等优质要素培育,促进各要素合理配置、高效互动,着力构建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培育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领军企业,协同促进制造业和产业体系优质高效发展。

四是促进融合。促进信息技术特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广泛渗透和深度应用,让智能制造成为工业发展的普遍形态。加快培育制造服务融合新业态新模式,打造一批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的平台载体,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

(三)主要任务

一是促进先进技术深度应用。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加快构建国家创新网络体系, 重点突破一批“卡脖子”关键共性技术,在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绿色经济、创意经济、生物经济、海洋经济等重点领域技术实现突破发展。面向国内经济结构战略性升级和打造“双引擎”、迈向“双中高”的现实需求,积极应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新型制造和服务型制造新模式,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

二是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鼓励探索智能化生产、柔性化定制、系统集成总承包、全生命周期管理、品牌规则控制、众包等制造服务融合新业态新模式,大力发展研发设计、高端咨询、检验检测、融资租赁、品牌服务、供应链管理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培育一批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的龙头企业,发展一批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平台型公司,打造一批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的平台载体,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

三是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促进信息技术特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广泛渗透和深度应用,让智能制造成为工业发展的普遍形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拓宽信息技术在改造提升钢铁、煤炭、石化、轻工、纺织、医药、建材、金属制品和仪器仪表等行业的应用。

四是提升高技术产业和复杂加工比重。在守住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和200多个产业产品产量全球冠军桂冠的前提下,推动制造业发展从主要依靠加工制造环节向研发设计、中高端制造、市场营销等价值链高端环节延伸,稳步增加高技术产业和复杂加工比重,并主要由国内企业提供与加工组装相配套的大部分核心部件,不断提高产业链控制与主导能力。在高端芯片、核心零部件、高端基础件和材料、高端装备等环节不再受制于人。

(四)主要目标

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在全球制造业分工体系中仍属于第三梯队,未来十五年我国产业发展的目标仍应定位于中高端,主要任务是向第二梯队前列进军。到2035年, 制造业占GDP比重稳定在28%左右,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制造业比重超过50%,工业化和信息化、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程度加深,制造业劳动生产率达到领先国家2/3左右水平。

重大举措建议

(一)科学设定“十四五”规划服务业占比提升目标

把服务业占比提升等同于产业升级是一个重要的认识误区。实施深度工业化战略的重要目标和前提是保持制造业占GDP比重的相对稳定。由此,我国在制定“十四五”规划时, 不宜将服务业占GDP比重目标设定过高,突出制造业发展的政策导向。

(二)优化我国制造业发展的空间布局

东部地区以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重点,强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国家级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区等高端要素集聚平台作用,通过创新提升工业质量和竞争力,打造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筑牢中国建设制造强国的根基。

中部地区选择发展基础较好、交通条件便利、环境承载力较高的中等城市积极打造一批先进制造业基地,并在资金、技术、土地供应、税收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形成要素成本相对低廉的洼地,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着力推动以创新驱动、智慧高效、绿色低碳为主题的新型工业化,逐步形成一批新的国家工业基地。

西部地区以西南地区为重点设立边境制造业合作示范区,着力解决“企业组团去越南却不愿意去云南”现象,引导东部地区有实力的企业积极利用两种资源,拓展两个市场,在广西、云南等边境地区和东南亚等地同时设立产业链关联紧密、资源信息共享的劳动密集型和中高端制造业生产基地,境外工厂以资源开发、产品初级加工为主,国内工厂以产品研发和精深加工为主,产品主要瞄准“中国西南—东盟”十亿人大市场,推动先进适用技术、装备和标准走出去,着力打造由我主导的跨境制造业合作产业链。

东北地区紧抓新一轮东北振兴和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战略机遇, 发挥东北地区拥有的装备制造能力和科研攻关、技术工人等方面优势, 对关系国家安全的“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和重大装备开展集中力量攻关,做好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建设一批中德产业合作示范区、国家新兴产业发展先行区等。

(三)加快完善有利于制造业发展的制度环境

一是重塑制造业发展导向机制。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保障制造业从业人员的合理回报,引导全社会行业收入分配机制向有利于制造业发展的方向调整。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 切实加强产权保护,增强企业家发展信心,激发民营企业创新创业动力。二是强化科技创新引擎作用,激发科技创新源动力。彻底改变现有以经费管理为主导的管理方式,全面建立以科研成果绩效为导向的新型管理模式。三是顺畅现代金融服务机制,构建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畅通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建立尽职免责、容错纠错机制,打破民营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隐形壁垒,保障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真正享受同等的金融服务。四是健全人力资源资本化激励机制,建立体制内外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人才流动新机制。五是加快构建开放型产业新体制,大幅放宽外资市场准入,构建开放引技引智的新体制,完善产业走出去支持机制,以高水平开放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四)实施制造业重点能力提升行动计划

聚焦我国制造业发展的短板和突出矛盾,重点实施国家重点产业技术提升计划、工业强基工程、国家工业冠军建设计划、科技成果转化工程等制造业重点能力提升工程,夯实制造强国的根基。

一是实施国家重点产业技术提升计划。明确国家重点支持产业技术方向,创新国家重大技术发展项目组织实施机制和模式,坚持增量带动存量,明确由龙头企业牵头组织,积极探索“企业为主导+科研院所和高校为主力+贯通产业链上下游+政府支持+开放合作”的组织模式。

二是继续组织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强化前瞻性基础研究,着力解决影响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 产品性能和稳定性的关键共性技术。建立基础工艺创新体系,整合资源开展先进成型、加工等关键制造工艺联合攻关。加大基础专用材料研发力度,提高专用材料自给保障能力和制备技术水平。建立国家工业基础数据库,加强企业试验检测数据和计量数据的采集、管理、应用和积累。

三是实施国家工业冠军建设计划。把重点企业发展作为政府政策支持的着力点,在人工智能、航空航天、量子技术、生命科技等引领未来发展的关键领域培育一批世界级企业领军企业。

四是实施重点科技成果转化工程。围绕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质量关”“渠道关”“激励关”等难点痛点问题,加快建设一批集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司法保护、仲裁调解和市场运营于一体的“一站式”保护运营服务平台,吸引国内外优秀知识产权机构入驻,促进知识产权保护链、运营链、转化链、协同链和支撑链“五链联动”,畅通成果转化渠道。

作者单位: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

评论被关闭。